所以,山东6月份地面光伏电站新增装机为0,而这部分的装机规模将体现在7月份的新增光伏装机数据中。
加快推动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升能源发展质量效益一是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的研究和落实,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新增煤电装机998万千瓦,同比减少10.3%。
日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其中,水电3.0亿千瓦、火电11.1亿千瓦、核电3694万千瓦、并网风电1.7亿千瓦。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对光伏行业补贴政策及规模指标进行了明确把控。报告显示,我国电力清洁低碳发展趋势明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贯彻落实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要求,加快培育光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加速平价上网
但同样,在2020年之后,对就业水平的信心减弱。这些项目是除了2018年已经完成的共计1366MW的24个项目之外的投资,投资超过97亿美元,直接创造了5354个就业岗位。TUV南德智能电力设备与光伏业务部运营总监张祝林先生在授牌仪式上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赛拉弗在研发方面取得了持续性的进展和突破。
Stage 1 CTF 的获取意味着赛拉弗将强势登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官方网站,在国际性范围内都可以被查询。南京2018年8月7日电-- 8月6日,全球领先的第三方认证检测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UV南德)授予江苏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拉弗)符合最新国际标准IEC 61215-2;2016、IEC 61730-2:2016以及TUV南德认可规则的 Stage 1 CTF (英文全称 Customers Testing Facilities 即客户实验室资质,以下简称CTF)。CTF资质的获得彰显了赛拉弗产品质量管控能力以及实验室的测试与研发能力,与此同时,它也将更好地帮助我们保证客户的利益组件在实验室的可靠度测试仍然比不过真实世界严苛的环境挑战,但却可以利用组件在实验室某些特定加速老化测试结果来推估组件老化机制是如何影响效能输出,进而可以了解不同的组件适合安装在那些环境条件下,依此仍可以维持稳定的现金流与节省运维成本。
隆基乐叶已获得第三方检测的认可为高质量、高可靠组件供应商,对下游的系统商业者而言已明确是可靠选择之一。市场对于单晶的采购意愿持续随着气氛变化而增加,且供应端的产能开出后,供货能力也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可靠度高的组件对投资商而言代表有可靠的现金流,可靠度高的组件对EPC而言是可减少运维成本。2018年DNV GL公布组件Scoreboard结果,这些数据可以提供给投资商或系统商作为选用组件的参考依据。2017年单晶組件总出货量约为30%,不论占比或数量都比2016年成长不少,虽然目前全球市场仍是多晶为主导,随着两大单晶硅片龙头厂在2018年大规模布局单晶:包含隆基28GW与中环23GW的产能计划,2018全年度预估单晶硅新增产能可来到60GW。而其中如组件厂商隆基乐叶,单晶组件LR60系列四项测试全数通过,代表其组件的可靠度已达到水平,可适应多种环境,可作为系统商选用组件的一项参考。
2018上半年为止,全球組件出货量约达60GW,中国組件出货量达42GW;单晶与多晶在中国市场的占比已来到5:5。组件的可靠度对于投资商或EPC而言是至关重要。2018年度DNV GL选择四项测试: TC600、DH2000、DML跟PID,EnergyTrend说明这些测试所代表的意义与适用环境: 2018年全球共有22家厂商参与测试,组件制造分布在亚洲与北美,受试的组件为常规单晶与多晶,四项测试当中全数通过的组件厂商不多,其中能够适应高温高湿环境的DH2000项目成功率只有六成,如JA Solar JAM60/PR系列与SunSpark SST系列单晶组件并无通过测试下边小编要给大家普及一下专业知识了。
工商业主们,你们黑并了吗?。那不就是光伏并网吗?叫什么黑并,还叫防逆流黑并。
跟电网斗智的故事早就开始了,在不通知电网的情况下,将系统进行并网,就是黑并了。名不正,言不顺,实际在六一之前,光伏并网申请,补贴申请在部分地区也极不畅快,只是碍于政策规定,不好直接拒绝,只能诸多推搪,诸多设卡,的确分布式光伏并网实际在改变传统电网结构,使得原来配电网的管理更加复杂,对于电网公司而言,不仅仅收不到电费,而且还要给你电费,天哪?电网大人,能干这事?没办法,六一之前,大大人逼着他干呢。
国内外的电网大人估计一样,这样的防逆流型黑并需求,国内有一些,国外也有。好汉们,别等了,光伏行业还没触底,但光伏产品价格已经触底,都到了成本边缘了,如此高的收益率不可能长线维持,先行者吃肉,后行者喝汤,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点赞时就点赞,该转发时就转发。为此研旭为了进一步适应工商业用户,土豪地主们的需求,开发了大功率型防逆流单相并网逆变器,单台单相并网逆变器最大并网功率可至18KW。买卖双方的博弈,总会刺刀见红,凡事皆有界,光伏行业似乎还远未到底,但小编今天非常负责任告诉有缘者,光伏产品已经见底了,目前光伏产品,工商业光伏电站已经极具投资价值。可在如今光伏行业至黑时刻,小编再次把这个方案刨出来,因为这个方案确实有效,确实能解决电网许可久攻不下的情况。三台在一起,就是50KW多,大地主们,够了吗?敲了这么多字,光伏行业的难友们,工商业的土豪地主们,明白了吗,今天小编介绍的防逆流黑并技术了吗。
六一之后,电网大人翻了身了,拒绝并网申请,是名又正,言又顺,光伏行业至此掉入了无底黑渊。黑并在电力系统在的时候就有了,最初电网公司阻止黑并担心线路检修人员的人生安全,现在技术改进了很多,尤其光伏并网逆变器防孤岛功能是硬性的技术措施,就是电网掉电,光伏并网逆变器必须从电网上退下来。
假设我们安装一个5KW的小型光伏电站,组件价格1万,研旭5KW并网逆变器价格约2500-3000+支架安装线缆等费用约7000,4块每瓦,2万块应该是足够了,5KW的小型光伏电站在光伏发电如果能够足消纳的话,一天发电20度,没有任何问题,目前普遍的工商业用电均价在1块左右,平均每天能节省20元,一年按照360天计算,7200元,3年21000,3年下来就能回本,一个光伏电站使用15年没有任何问题,小编数学不好,这收益率算起来还挺厉害的。这样的黑技术,偏门思路,研旭当然要申请个专利了。
六一之后,无并网,很多地方已经是这样了,为什么呢?因为六一政策来了,电网大人还是电网大人,六一前后的电网之上的大大人可是来了个180度急转,从支持并网到限制并网,似乎就是一条政策的事,电网大人的推搪就有了依据了,拿光伏补贴,不太可能了,余电上网拿个平价度电费,这也不行了。好吧,咱平价上网的费用也不要了,但问题就来了,光伏发的电,多于自己消纳的时候,举个例子,光伏发电10KW,自己家里负载只有1KW,还有9KW就要输给电网来消纳,对于很多地方来说,尽管没有明确说要收消纳费用,但是实际在收这个费用,因为很多工商业主安装的电表不管是从电网上取电,还是输电给电网,电度表都是正向计数,想让电网大人来给你装个双向计量表,天啊,这个可是大课题,所以你发了电,贡献给大家,还要给电网费用,电网还是要收你发上去的9KW费用。
但事实就是这样,而且以上估计还是比较保守的,以上收益率有一个前提就是光伏发电自行消纳,对于全年电费不超过2万的工商业业主,小编就弄不清楚额,他们是怎么省电的。只要在原来逆变器外增配一个检测电流的传感器即可解决问题,当时方案出来,颇受好评。为了更好的服务各类客户,研旭的黑技术不至于此啊,把光伏发电效率降低,多可惜啊,小编也觉得可惜,研旭技术团队也觉得可惜啊,那把这些电存下来吧,把这些电存到电池里,晚上的时候就能用了,这个方案出来,猛一看觉得比纯浪费要合理,但实际问题是电池太贵,事情总是不绝对的,一个技术的存在总会有其价值,研旭的工程师们,马上又开始算账了,电池多少钱,等一等,现在很多地方不是峰谷差价吗,有了电池以后,就可以把谷时电量存下来,在峰值的时候拿出来用,这样就可以削峰填谷还能套利峰谷差价,还有这样的逆变器,就是在电网没电时,也能作为紧急备用电源使用,没错,这样的电源也很好,研旭当然要研发了,所以研旭也提供储能逆变器,不过这种方案要根据各地峰谷差价的情况,还要结合用户的负载情况进行合理配置使用,同时初建成本较高,如果哪一天电池行业也像今天的组件行业一样,那这个技术方案就要暴走了。除此之外,研旭工程师们也考虑了采用通信方案限制变流器效率,就是通过一个双向电表检测到实时用电量通过通信方式传回逆变器,再由逆变器调整功率,这个方案的问题在于带通信功能的双向电表价格颇高,另外通信只能准实时,光伏逆变器根据通信指令进行调整时,不能做到瞬时随动,尽管如此,这个方案也能解决多数防逆流黑并问题。
这个技术方案甚至更复杂的多源多端口能源路由方案研旭也有不少案例,对该技术方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研旭官网阅读新闻或者@研旭市场部或者直接淘宝上找研旭都可以哦。2018年,六一儿童节对光伏行业而言,绝对是冰火两重天的分隔线,SNEC莺歌燕舞,尘土还在喧嚣,随之而来的六一光伏新政,将整个行业一下子逼入了冰窟窿,六一之前还是一个蓬勃朝阳绿色行业,六一之后,就成了一个不受待见的需要补贴猛药的病人了。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谁会在下跌的时候,去买入呢,没有糟糕,只有更糟糕,......,没有最低,只有更低,.....。随着光伏行业去库存,去产能的压力加大,光伏人除了将SNEC后的论坛与展会变成了吐槽大会,诉苦大会外,不得已开启了终极策略,产品放血降价。
而浪费这9KW,该怎么浪费呢?小编所在的研旭电气技术团队,早在2011年左右就遇到了这个需求,当时新能源政策刚刚下来,电网大人当然一如既往,吃螃蟹的光伏发烧友们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迟迟拿不到并网许可,但是如果黑并的话,多余电量无法消纳,多余电量消纳的问题不是新问题,早在金太阳集中电站补贴时期,也有类似问题,那时的措施都是接上一个可变的消纳负载,一个消纳负载费用接近并网逆变器了,而且还不能无极消纳,小编所在的团队,想啊想,考虑啊考虑,咱不是一直在努力的优化MPPT效率吗,当要进行浪费的时候,就不需要效率了,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研旭的防逆流就地消纳方案就出来了。在使用防逆流过程中,三相用户马上遇到个特殊的问题,三相负载不均衡,A相1KW,B相10KW,C相用电5KW,为了彻底防逆流,三相逆变器的功率只能根据A相限制,研旭因此主要推荐的是用三个单相逆变器进行各相并网,这样就可以根据用户各相负载的变化进行限制。
没听错,小编今天要谈的不是私人飞机不带批文自行试飞,当然更不是黑帮的火并,也不是光伏行业互相之间的并购,小编今天要谈的是工商业光伏自主防逆流并网正当时。否极则泰来,即便是黑洞,也可能是有边界的吧。怎么办啊?那就把这个9KW浪费掉。通过检测用户实际负荷需求,根据负荷需求灵活调整光伏输出功率,打个比方,厂里装了5KW的光伏,当厂里需要10KW的电的时候,光伏就尽量高效率的满发,当厂里需要1KW的电时候,光伏电量就多了,只能浪费掉,当时主流思路是再接个4KW的负载给他,可是厂里用电一直在变,所以对消纳光伏余电负载提出了很高的控制要求,当然这种负载价格也是一样不接地气。
在巨大去库存,去产能压力之下,光伏电站中的大头,组件价格已经触底,目前A类多晶硅组件价格,已经到了2块不到的价格,这可是在六一之前,价格都要3块,还来不及生产的高质量的组件,在目前的组件产品价格之前,小编接下来粗略的算了一下账。听说过黑飞的,没听说什么黑并。
研旭的工程师中一大拿,突然开窍,限制逆变器功率,即可假设我们安装一个5KW的小型光伏电站,组件价格1万,研旭5KW并网逆变器价格约2500-3000+支架安装线缆等费用约7000,4块每瓦,2万块应该是足够了,5KW的小型光伏电站在光伏发电如果能够足消纳的话,一天发电20度,没有任何问题,目前普遍的工商业用电均价在1块左右,平均每天能节省20元,一年按照360天计算,7200元,3年21000,3年下来就能回本,一个光伏电站使用15年没有任何问题,小编数学不好,这收益率算起来还挺厉害的。
通过检测用户实际负荷需求,根据负荷需求灵活调整光伏输出功率,打个比方,厂里装了5KW的光伏,当厂里需要10KW的电的时候,光伏就尽量高效率的满发,当厂里需要1KW的电时候,光伏电量就多了,只能浪费掉,当时主流思路是再接个4KW的负载给他,可是厂里用电一直在变,所以对消纳光伏余电负载提出了很高的控制要求,当然这种负载价格也是一样不接地气。怎么办啊?那就把这个9KW浪费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